到傳統市場走走逛逛
我喜歡逛傳統市場
小時候跟爸爸出門買菜也都是去傳統市場
傳統市場可以比價,收攤前還可以檢便宜
煮副食品一條紅蘿蔔與地瓜、洋蔥都可以煮兩次的份
去超市一次就要買分裝好的一小袋
我不喜歡為了便宜買回家吃不完,不小心把食物放到爛掉再丟棄
世界上需要被幫助的人很多
與其花錢買垃圾回家丟,不如買少一點吃得完
有餘力再來幫助需要的人(這.......跟買菜好像沒什麼關係)
公公家就位在傳統濱江市場裡
有分批發的果菜市場與一般販售
有回我帶凱凱進批發市場,8條玉米$50(不能只買2條)
地瓜葉想買10元被店家白眼(一大袋也才20元)
好啦,是我自己跑錯地方,那地方我就不敢再踏進去了
今天向大家分享我煮恩恩的副食品,常去買的幾家店家
工商服務一下我們家自己的攤位
(大家可以用眼睛或現場去比品質,不過都要早點到,9點以後好貨都被挑光了)
基隆阿川海鮮
這是舅舅的攤位,他都凌晨2-3點開車到基隆補漁獲
他堅持不賣冷凍魚,已經擺攤近10年,主顧客很多
保鮮的冰塊也不是普通的冰,是半夜才會送到攤位的海水冰
鮭魚也是抓一整尾回來切片(第一次看到整尾鮭魚長什麼樣)
聽說魚新不新鮮要看眼睛,這很青吧
從舅舅開始賣魚,他清魚肚子都很乾淨
舅舅的魩仔魚在基隆漁港補貨,都要現場試吃看新不新鮮
為了海洋魚類,我不買魩仔魚,買的人還真不少
大約10點整盒都銷售完
蛤蠣也很肥,你要買走之前,他還會幫你敲敲看新鮮度ok不ok
阿風青菜店
賣菜叔叔擺攤大約2-3年,也是做口碑的
他主要都賣本地的青菜,他也老實說一開始,他是想販售有機的蔬菜
實地去接觸發現,真正能做到有機青菜的極少
最多是在幼苗有灑一點農藥,直到長大採收都不再噴灑
叔叔賣的地瓜葉都長這樣,跟超市一把把賣的不太一樣
菠菜愛買多少就買多少,不用一定要買一大把
我都買個一小把回家煮才新鮮
就是這個讓我誤認是馬鈴薯的豆薯,吃起來甜甜的
早上9點多,出門買菜了的人很多
要收攤了,一整把宜蘭蔥$50
這一盤也$50
機場空運櫻桃
假日我有時會出來擺攤,都是從桃園機場貨艙取貨
半夜去拿當天下飛機的,保證最新鮮
機場的櫻桃品牌眾多,可是機場可以試吃,可以顧品質
最近太陽太酷熱,櫻桃沒冰不能久放,表皮容易乾乾的
大多是網路訂購,自取或宅配
等天氣涼爽一點,我會再到市場賣
尚好手工丸子&新達豆腐店
丸子有六種口味,虱目魚丸、芹菜丸、貢丸、肉羹、香菜丸、香菇丸
早上你可以特地站在攤子前面觀看
他們就在你面前加入材料,現捏丸子(都有戴手套)
丸子會先煮一些起來,不然人潮一湧入,還要等現煮會來不及
丸子都沒有加漂白劑,煮好的丸子接觸到空氣會反黑
味道真的很好吃,之前阿嬤買一小鍋,我都可以吃掉半鍋
可以買幾種口味吃綜合的
豆腐有傳統豆腐、嫩豆腐、豆漿、豆干、油豆腐
豆腐工廠我之前有去幫忙過一次
真的是從豆漿->豆花灌模(木板)->成形
一點都不馬虎,不過工廠裡真的很熱
做豆腐是不能開冷氣的
豆腐是由豆花一層層灌到木頭模,然後藉由石頭的重量壓成形
豆花如果接觸到冷空氣,就不能融合得很均勻
豆腐有分兩種,比較嫩跟一般的
恩恩的我都是拿比較嫩的,用開水將表面沖洗就可以直接吃了
黃豆的味道很濃很香
這兩天我拿很好用的西華鍋煎嫩豆腐,因為不沾
外表煎得金黃,豆腐吃起來很柔軟,有點像老皮嫩肉的程度
自己能下廚能煎出這種效果,吃飯時超開心的
豆腐的原料是豆漿,豆漿$50/包,是熱銷商品,大家都預留
豆干也很香,我做坐月子阿姨留一包給我炒肉絲
我覺得真的吃一次就會愛上
油豆腐,是招牌,我覺得阿姨賣的油豆腐應該是全菜市場最貴的一攤
50元/斤,油豆腐都是阿姨負責炸的,表皮炸得金黃
最大的特色就是軟嫩到不行
之前有批發給幾家認識麵店店家
因為做豆腐很累,數量做不出來
就只有買門口賣,賣完就算了
即使一斤(600g)50元,依舊銷售得相當好
以上幾家都在台北市中山區民族東路410巷59號1樓門前